|
|
|
|
|
|
|
|
|
|
|
|
|
|
深圳文博會
前幾天電台新聞講香港羞家事,十三年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創建的「國內城市競爭力報告」,香港年年奪魁今年滑落第二,輸給北京或上海還可賴地硬,竟然敗給鄰地深圳,偶然失手未至失身可解讀為瞌眼訓,但數據是依2012年收集的資料作基礎,當年香港曾給評為世界最宜居城市,尋夢園也是最可人的居住地,接著的幾年,尤期是去年的佔中事件和近日的激烈反內地遊客運動,香港民生和社會的發展,都趨向政治內訌撕裂邊沿,對下幾年競爭力排名可能再跌,競爭要攪創意,日光日白都要打著傘看天如井底蛙,誠然香港有大把老本,財爺曾俊華說香港十年內庫房都會有盈餘,淪為倒數第一人人仍有工做有飯開,亞洲四小龍香港的競爭力早早已包尾了。
講深圳事一位剛退休的香港電台金牌主持曾智華(與財爺曾俊華偶然同性和同姓),隨星島日報附送的小冊子,封面主題:「食玩王—曾智華帶路覓食深圳-私密隠世風味」,一不離二,報紙新聞刋載第十一屈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已開幕,我仍是在香港飲早茶歎完報紙,才到深圳會展中心參觀,上屆也到過仍留有印象,深圳會展中心在福田鄰近地鐡站。
個人生活不崇尚競爭力,沒跟隨曾智華在冊子所提覓食深圳,過了海關踏足羅湖仍有香港大家樂也是美食小天堂,看完博覽會尚未日落,在麥當勞飲3點3就是那麼平民化,去年看完文博會在一間素食店吃晚飯,深圳眼及最大變化是交通運輸而非飲食,第一條深圳地鐡十年前通車,如今共有5條支綫打通深圳各主要商市和三個連接香港口岸,超過100過車站。
文博會有做國際貿易,很多老外圑到訪找商機,帶隊者是深圳人,講的英文沒帶土音似是海歸派,會場只有一檔賣書,展出大部份是英文書,我只光顧一間郵票社買了一個博覽會紀念首日封。著先機是一間食物品牌公司做了一個如大面盆的月餅給客人試食推廣,端陽節未至月餅先登場。
中華文化產業多不勝數,最著名是茗茶,有幾檔即塲泡茶給客試嚐,更有穿民服親切茶姑娘穿插為客奉香茶,梁振英設立創科局給泛民所操控的財委會拉倒,再闖關要等來年新一屆立法會,科技一日千里,人才一刻可以離境找新天地,香港老本行的物流,運輸,金融,旅遊,貿易都不能再默守成規。
場內我最著意看是3D打印機,今年有家用版約為港幣5千元,並包括實習課程,用的打印材料是一捲膠綫轆掛在機外,針嘴上上落落橫走直過吐出了一件立體實物。
深圳大街已沒有單車,街邊小檔十分平民化,有時會見到西裔老外吃餐,牛氣飲品星巴克,和太平洋咖啡店隨街可見,多年貼在街頭燈柱,垃圾桶,樓宇外的街招廣告(牛皮癬)全給消除,取以代之是香港地。
網主 19/05/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