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電堂
突發的情趣有時不可理喻,不為樂而樂,大前天又作本土遊由午間至晚上,港島大觀園是灣仔會展,這一帶一路浮生至令曾踏足過無數次,有些是曾經作電氣裝置的樓層,文化匯點是中央圖書館。
前天飲早茶買了三份報紙,其中兩份報紙有談及電的新聞,電台新聞也有擦邊涉及我的電感,兩任曾任機電署署長現為問責局長陳帆講及空置稅,蒒永恆對疫「安心出行」APP,由農曆年至今有機會到會展以為是下月的書展,這次提早踏足參觀是只有三天的展覽「亞洲創科建築,電氣,保安科技展覽會」,是在報紙登載的廣告,另一份報紙有關電的新聞是有賊入學校偷電綫被警察捉到,另一項有關民生電事是中電宣傳來年不加電費。
報紙廣告沒說及參觀門檻或俱備甚麼條件才可入場,要了解可登入其「面書/fb」或掃描二維碼,我沒為參觀事前用手機去查究要這麼大陣仗,隨遇而安有的是時間,也不是非要看不可,大不了要交入塲費,有些展覽預早登記可免入場費甚至有抽奬,用手機在戶外攪這麼大動作於我有難度也沒趣。
無預約要在會塲擺設的檔位登記才可取得有掛帶的入場證,今次是最麻煩的一次登記入場,在場的女職員在指導我用手機申請,花了近半小時才辦妥也被確認,要申報健康證名和近期有否離港,完成後到專櫃取入塲證竟遭女主管拒絶,我被懷疑是假冒業內人事,我著其報警,因我沒有公司名號掛單,也不能提供名片,隨身沒有任何物件是與電氣行業有關,我告知是自顧人事,女主管告知我明年才來,回應今天不知明天事,來年可能大吉利是,我說出實名叫其在網上追蹤,可查我曾寫的書「我在機電工程署工作」證明我是業內人事,對方叫我出示身份證,最後我可堂堂正正入塲不用待來年。
電子名片運行多年,自製一張不難,我曾開過時裝店聘用兩位全職女售貨員和經營一人公司的電氣店都沒有印製名片,曾有名片是機電署為我印製是在九龍醫院任職電氣督察時也沒隨街派,當時也曾到會展看電機展,智能手機尚未萌芽,入場要提交名片,我把機電署的名片遞交,嚇了對方一跳以為我是來捉鬼,即時給我放行。
不是假日但場內人流不俗,當下我不是在職電工,只是回到曾在職的尋夢園,塲內有新電力產品加進AI設計,品牌電商三星和三菱都有塲館,大彎區龍頭阿里巴巴有塲館,坑渠蓋也有物展不是渠務署產品,去年渠務署開放日本打算把該年曾舉辦坑渠蓋設計比賽,把入圍和得奬的意念作品化成實體在昂船洲污水處理廠展出,由於街頭有連續的反修例示威被逼取消,今年的開放日又因疫情未能成事,唯望來年重現。
塲內有幾個交流分享會在進行,主交流館貼有活動行事曆也見有電喜,這天早上首個交流會是由剛升職為機電署署長彭耀雄主持,替代剛被委任為創科局局長蒒永恆,早前也有文章寫及彭署長,讚其是最關懷下屬的上司。
離開會展閒情未了,打算到中央圖書館,上次是在十月尾的萬聖節之夜,入場近九點鐘快關門,今次時間鬆動,圖書館的報紙架回復壯觀,翻看海外和國內的中文報章,一份日文報紙「朝日新聞」也有圖文講及電事,是把舊區豎立在街頭的供電燈柱改進,把電纜放入地底,香港當年的郊野供電裝置也如是。
從灣仔會展步行至銅鑼灣中央圖書館,經過全港最高書店(在十樓)誠品入內參觀,誠品最近有負面消息,在深圳新開的書店剛結業,與業主所訂的租約是二十年長,才開業兩年生意慘淡,去年曾到深圳參觀是很美的書店,銅鑼灣誠品依然故我,在活動廰坐了很多人在打書釘,講壇掛了標貼字畫,疫境看書吧。
15/1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