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香港書展2017
今年書展有微許改革,把「年度作家」主題改為「旅遊」,參展商是歷來之冠有670間,我是首天入塲客飲完3點3才施施然在內遊盪,以十年為一驛點不是年年有到場,隔空文字談書展去來今,書展的書不會多過圖書館,其令人著迷書是躺著,書包七情六慾文字圖片輝煌引客目光,買或是不買隨君意。
若然古人所說無訛「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港人外出旅行比例甚高顯露身行智慧高於讀書,周邊親友的兒女一年最少有幾次搭飛機外遊,雖然都是東南亞區也算見過世面了,科技普及不需導遊和倚賴旅行社,出門話咁易不用問道於盲,電子旅遊書和實體書都可詳細了解所到的地方,住民宿或大酒店,飛機票可搭廉航。
旅遊書主打放洋看,也有介紹本地旅遊,香港電台回歸20年聲帶,世界上最靚地方是你所住地,本地旅遊書沒翻過,我小時是街童成長到今都不算是宅男,年輕時曾帶同我的姪兒和外甥女,參加無綫電視本土旅行圑,帶隊是藝員朱維德,去的地方不是平常交通可達,最深刻的一次是去大小丫州,坐油蔴地小輸再轉駁艇(橫水渡),在船上有活動並抽奬,這次我抽中頭奬是一隻平價手錶好過無咯,當時郊野公園未成氣候,濕地公園可自由行,魚群失落在急退的潮水跌入淺泥中,遊人可在泥濘的水溝拾到活魚,香港的郊野和離島很多地方都踏足過和露營,最滿足是在鳳凰山看日出,小學時已有課文介紹,十多年後讀夜中學我帶班中同學半夜登山,在寶蓮寺外紮營,天氣影響要去了好幾次才可一睹太陽初升的壯觀。
家中旅遊事件簿有好彩成份,我公幹培訓免費到美國旅行,內子買米(金象)參加抽奬,獲得二奬兩張旅行圑奬卷9天免費到澳洲旅遊(頭奬是加拿大),一家四口大兒在讀小學小兒讀幼稚園,問旅行社自費加多二人是天價,親子外遊未成潮,也不放心把孩子留港由別人代照顧,內子帶大兒同去,我化身全職住家男人。
旅行書當然由旅遊達人撰寫,內有探險或深度旅遊去至他鄉渺無人跡地方,書展內多國都有攤位介紹本土旅遊景點和文化,最隆重是日本館,由近十個攤位合組一個迎客區,穿了和服的美少女和穿上山區民服的原居民介紹本土民俗特色。
展塲分兩層,上層是兒童讀物和活動專區,雖是局外人也有興趣參觀,當天非假日帶同在放暑假的孩子入塲是媽媽和外傭,故事閣有小孩子在聽姨姨拿著書本講故事,今年多了棋局學校,招徠學童報名學棋藝,館內放有多個棋盆,導師坐鎮與孩子對奕,最潮是國際圍棋,也有傳統的中國象棋,流感蔓延衛生署呼籲不可帶小孩到人流多的地方如波波池和公園,上星期五黃昏港台烽煙節目,女主持突向港大微生學系教授袁國勇提問是否適宜去書展,教授一時口窒回答說要小心些,好讀書的孩子多了一點點的免疫力知識。
影像說故事也是書展推介的另一個主題,由網絡紅人所拍的相片或手繪結集成書,一如以往我所言,成年人看甚麼書百無禁忌,今年政治議題書不大搶眼,失落議員位的黃毓民在攤檔坐鎮推銷其厚厚大作,唯一有長龍的書檔是何韻詩簽名會,有關劉曉波的書也有售。社交網站大家都炫耀旅遊史,年輕人心思未成熟,氣餒人有為何我無,借錢又要還,掙快錢走歪路,被人利用以旅遊作幌子帶毒品。
網主 23/0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