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疫下蟲自如
瞄看掛牆月曆四季更替的標籤,最後一季起跑線24節氣「立冬」上月初到臨,這個冬天一定不會冷,「立冬」這天是天文台有紀錄以來最高溫的一天,下星期是冬臨高峰「冬至」,「冬至」在聖誕節前兩天降臨,香港如何變天都不會下雪,只有更熱不會更冷,享受雪中情要到外地,全球在新冠肺炎影響下多國都封關﹐想在冬至連結聖誕節長假期外遊不成,唯一不離地又可賞雪免乘海空交通是到國內,搭高鐡可到有雪花飄飄的省城,廣東省偏北也有下雪地區,可舒緩抗疫疲勞,特首林鄭有更悲言是「抗疫沮喪」。
香江頭頭遇著黑禍不單行,本土人為政治風暴和疫壓,歌舞本是減壓最快見效的娛樂,但群組歡樂場有人犯禁,擺脫政府的防疫指引和限聚令,有人染疫引發連鎖爆發,是第四波嚴峻疫情的推手。
地球有病人遭殃,花鳥蟲魚和飛禽走獸都沒影響活躍如常,有人布施求福,白鴿常有人贈予美食,剩食也有其它昆蟲分享互動,這個炎夏見到很多不同的昆蟲,看其活動有時用手機拍照,大地是共融可略觀蟲的世界。
第四波疫情惡化政府又再次收緊限聚令,食肆堂食只可至晚上六時,政府所支援疫下一天本土遊,曾有旅行社安排行程到新界大棠看紅葉也告吹,片片紅葉片片情也情難守,路邊的樹下已見有綠黃共色的落葉飄散,公園見有紅葉不是楓葉是欖仁樹,曾見過一棵樹的落葉的根帶有一條長白帶,也有分散附上枯葉上,原來是一群粉蚧蟲的的塚墓,結集在樹上的葉子等往生,昆蟲生命短促但繁殖力旺暢,所以能在大地永存,見它在地上爬行是在抓食物之故,秋去冬來此樹是片片落葉片片蟲。
秋收貯冬糧螞蟻最大陣象,曾站於一群螞蟻旁近一小時,如看電影多姿多彩,一群蟻急速往返奔竄,打量如何把一隻已死的大黃蜂搬回巢穴作冬糧,初始只得十多隻蟻在黃蜂身軀穿梭,一會兒有幾隻離開似回巢通風報訊,它們如何交聯和通報,看不到有領軍元帥蟻去策動,隻隻都是衝鋒陷陣的敢死隊。
十多分鐘內有很多蟻兵到臨,是從地磚邊位連接岩石牆的小泥坑出發,蟻多嬲死象,但要把象拖回巢是天方夜譚,五馬分屍化整為零要千軍萬馬歲月無休,一會兒見到蜂體被擺動有點離地,開始被拖動後勤蟻兵接踵而至,距離岩石牆約兩米相隔也要花上半小時才拖至。
蟻巢是在石牆上,拉牛上樹成為拉蜂上牆,大黃蜂被拖上牆時都一路順暢沒生險象,去到巢口因有一小樹葉在遮蓋這才是難關,良久蟻群都不能把整隻蜂身拖進巢內,甚至滑跌到巢外數次,幸好及時被抓著未跌到地上。
有同理心我找來一小樹枝,打算把蜂身推入蟻巢內,以為輕易而舉竟失手,蜂屍跌到地上,其身上纒有多隻蟻被逼跳樓躍下,有幾隻蟻竟沿我拿著的樹枝爬到手上,嚇了一跳即時用口把其吹走,相信不會攞到其命,若放棄離開不人道,蟻窩這個冬天的美食被我摧毀,找多一條樹枝用夾筷子方法,強塞蜂身到巢內,而跌倒在地上的蟻似看到真相,爬牆回巢飲頭啖湯,離開時對蟻群說這個冬天可長歎。
13/1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