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走罷壞年
元旦到臨懷年舊事很多不堪記,近日紙媒,大氣電波和網媒都陸續迴播2020大件事,有喻為是地球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惡劣的日子,飛機大炮都可聽可睹避之則吉,空襲警號發出可走入防空洞,而新冠肺炎爆發全球死亡人數多於二次大戰,避無可避也不可能坦然處之,惡菌遍地開花,人流多的地方更助長其勢,連鎖效應會殃及親友和家人,工作的地方也要關門,無病徵都要被隔離禁足十四天。
抗症全靠自己不可能,除非是去到深坑大谷自耕自足,不與人接觸才可百份百避刧,N95口罩都只是95%防疫,留在家也可能中招,擾流效應下層有隱型患者煮大餐,抽油煙機也可把菌飄上到同一大廈的住戶。廁所家家都有喉管是引菌入室的狼徑。抗疫金句是沖廁時要拉下廁板,以前沒聽聞。
年度大新聞各地定位不同,美國大選是兩人兩大黨的競爭,誰人當選沒人會被犧牲,但疫情死亡人數美國是全球之冠有點匪夷所思,美國精進科技世界之冠,醫療裝備和設施也是最優,一分鐘一人疫亡,高官和庶民都中招,當地衛生環境不錯,曾到過美國多次,近身接觸當地人是一次公職在當地工廠實習,市民十分有同理心,美國人居住的環境沒香港那樣擠迫,染症和死亡人數比例都超越香港。不應是附和一首林子祥所唱的歌「……人生都會死一次……」乾杯早死早著,視死如歸!在聖誕節和除夕戶外和家中都有大型群組慶祝活動疫在又如何。
新年新希望是人人健康,快樂和有工開。抗菌疫苗能早早給市民接種,大時大節出外旅遊是很多人的美好生活加料甜品,多國都封關限制外人入境,本土遊可抒發抗疫抑鬱,政府也有為主辦旅遊單位作出補貼,無奈疫情一波高於一波要停辦,當下第四波如何化為波平如鏡。
去年我沒外遊包括近貼的澳門和深圳,在家對住屏幕網上消遙遊,疫情下滑的時段我的本土遊也上過高山遠足和下海,佛誔當日沒乘公車或纜車登上大嶼山寶蓮寺,由公路步行上落山,朝拜佛祖的信眾人人都要戴著口罩。端午節到屯門黃金海灘游龍舟水,平安夜有到尖沙嘴海岸賀聖誕,較為浪漫是到元朗大棠看紅葉,可能是學校停課,當中也有人是停薪留職放悶假,看過紅葉心透雄抗疫多加力,當日不是假期天人流多如旺角,相比數年前更多人,哪年有很多內地客到臨,今年可能無一人。
世事無絶對有起必有落,去年有親人在他鄉離世與疫情無關是百歲往生,電台加插除了疫情傷感事,也提及年度一些意外事件引致死亡特別多,包括單車意外,行山,浮潛活動,工業意外,更可悲是自殺案也較往年多。
有喜也有悲是曾在機電工程署-衛生工程部駐任九龍醫院任職電氣督察時,部別經理蒒永恒被特首賞識,十多年後由署長晉升為創科局局長,近來成了局長級紅人是攪作「安心出行」。香港尚有福蔭去年沒大自然災難引發停電斷水。
年內無癮頭是有兩天是限制堂食,在戶外必要戴口罩,我是首次在公園一路吃早餐一邊看報紙,其後也撤除在公園跑步或運動時要戴口罩,戴住口罩跑步十分吃力絕不討好。
01/01/2021